節能減排攻堅需要市長和市場攜手
來源:http://www.calen-dario.com/news/19.html 發布時間:2012-03-14 點擊:2606
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,國內“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”,“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,節能減排、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”。
根據國家統計局2月底發布的《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,2011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.01%,同時,《公報》初步核算結果顯示,2011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34.8億噸標煤,比上年增長7.0%,是2004年以來能源消費增量最多的一年。
節能減排目標何以成為“老大難”?
在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5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,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回答了這個問題。他說,2011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完成得不夠好,具體涉及的6個指標,有3個指標沒有完成:一是能源消耗的強度。單位GDP能耗年初目標是下降3.5%左右,但實際只下降了2.01%,沒有實現年初預期目標。二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。2011年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方地區的干旱,降雨減少以后,水電沒有完全出力,所以能源結構中特別是電力結構中,火電增長幅度很大,而水電是下降的,使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還不如能源消耗強度的降幅。三是氮氧化物的排放。年初目標是下降1.5%左右,但實際結果不僅沒有下降,還增長了5.73%。
張平認為,沒有全部完成年初節能減排預期目標,原因是復雜的,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,增長方式比較粗放,結構調整滯后,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比重還比較大。
今年兩會上,一些代表委員也分析了節能減排目標成“老大難”的原因。歸結起來,大家普遍認為,節能難主要難在六大耗能行業,由于我們目前處于工業化、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,對這些高耗能行業起著一個拉動作用。目前鋼鐵、有色金屬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和電力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占工業總能耗比重的77%左右。除此之外,當前我國節能減排工作還存在責任落實不到位、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、基礎工作薄弱、能力建設滯后、監管不力等多方面問題。
今年是“十二五”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,我國明顯加大了節能減排工作力度,相繼發布的《“十二五”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》、《“十二五”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,充分顯示出我國大力推動節能減排的決心。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,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,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。
那么,今后一個階段節能減排的關鍵在哪里?
首先,要節約能源,提高能效,
減少污染。政府工作報告對2012年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部署,主要任務包括:抓緊制定出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,加快理順能源價格體系;綜合運用經濟、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,突出抓好工業、交通、建筑、公共機構、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和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減排,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;優化能源結構,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,安全高效發展核電,積極發展水電,加快頁巖氣勘查、開發攻關,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;等等。
其次,要積極完善財政激勵政策。比如,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節能環保支出1769.1億元(同比增長9%),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: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建設,加強重點領域節能,加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力度,淘汰落后產能,強化重金屬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,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等。
目前來看,節能減排工作已進入“深水區”,既要靠政府推動,更要借助市場力量。因此,加快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,已經迫在眉睫。用市場力量來推動節能減排,需從多方面入手。要盡快明確政府和市場在節能減排上的定位,應由政府履行的職能,政府要努力做好,應由市場解決的問題,政府就不要過多干預。要加快完善節能減排補償機制,吸引社會資金進入,政府還可對企業轉變落后生產方式行為給予合理經濟補償。要加快完善節能減排稅收政策,讓高排放企業付出高昂的代價。比如,在稅收政策上,應繼續實施支持節能減排所得稅、增值稅等優惠政策。積極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和環境稅費改革,完善和落實資源綜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等。 http://www.calen-dario.com/
新鄉市龍江可再生能源技術設備廠 主營:煉油設備
- 上一篇:2011年可再生能源市場獲得蓬勃發展
- 下一篇:德國或將成為儲能技術熱點地區